“通俄门”的教训
2018-02-24 10:16:02
  • 0
  • 0
  • 0

来源:经济学人

美国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的“通俄门”调查告一段落,13名俄罗斯人被指控。社交媒体时代海外势力的渗透攻势,能带来三点教训。

本周封面文章《搅局者》

美国特别检察官穆勒对俄罗斯从2014年起干预美国政治的行为提出指控,并表示已经掌握了充分证据。可能的情况是普京此前认为美国中情局蓄意在乌克兰挑起事端,而与克里姆林宫有关联的寡头出资支持的机构互联网研究局(the Internet Research Agency)在设立了网络水军、支付系统和冒充美国公民的虚假社交媒体账号来散布不实信息,目的是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并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将希拉里的选票分流到特朗普阵营。

“通俄门”调查得出了三大教训。

首先,相比冷战时期的手法,如今的社交媒体是更强有力、无孔不入的宣传工具。利用Facebook只需极低的成本就能找出某一阵营的同情者和潜在的可以被转化的人群,并炮制出更洗脑的宣传语。如果采取一些独到技巧,就可以骗过系统,让算法更偏爱你的推文和帖子。如果像俄罗斯人所做的那样入侵民主党高层的电脑,还会有一大波网络机器人来帮助散播谣言。

第二,美国的党派、种族与阶层的对立现在更容易被外部势力利用。与其说俄罗斯的干预在美国人当中制造了分裂,不如说它向美国人举起了一面扭曲的镜子,放大了潜在的分裂和敌意。

第三、也最重要的教训是,美国到目前为止对“通俄门”的回应过于软弱。与冷战时期利用外交官和间谍对苏联反渗透相比,奥巴马和特朗普这两任美国总统对俄罗斯的应对都不合格。奥巴马爱惜羽毛,担心留下自己操纵大选的名声。虽然他已经掌握了俄罗斯干预的证据,却没有及时采取制裁措施。特朗普的反应更是不敢恭维。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